登鹳雀楼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

相关赏析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

作者介绍

王之涣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登鹳雀楼 | https://gushi.yow100.com/661.html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

鹅儿

鹅儿
朝代:唐代 作者:李郢 原文: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 同: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注释(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之,往。(2)荆:今湖北省(3)征帆:指远行的船。帆:帆船。... 相关赏...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朝代:清代 作者:吴藻 原文: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金缕曲:即“贺新郎”,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