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山中鉴赏

夏日山中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夏日”和“山中”是理解这首小的关键。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诗仅四句,描写的场景也不大,但却真实、贴切地把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全诗写出了作者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

夏日山中译文及注释

夏日山中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注释①裸袒:指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②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鉴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小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创作背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译文及注释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注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又称《初春小雨》①呈:恭敬地送给。②天街:朱雀大街(长安外郭城正门明德门与皇城正门朱雀门之间,也是长安城的中...

东鲁见狄博通创作背景

东鲁见狄博通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是天宝五载(746)李白在鲁郡瑕丘(今兖州)所作。   天宝中叶,自玄宗天宝元年(742)到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里,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这段时期,唐朝国事益非:内则屡兴大狱,屠戮驱逐忠良;外则穷兵黩武,内政不修,滥事征伐。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所...

东鲁见狄博通鉴赏

东鲁见狄博通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运用铺叙手法,讲述人与久别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亲切慰问,突显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别我向何处”、“传道游江东”为李问狄答,增加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相思离别之苦。诗词新颖别致、平淡无奇,又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紧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间...

东鲁见狄博通译文及注释

东鲁见狄博通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风平浪静。 注释东鲁:鲁郡之别称,唐属河南道,即今山东兖州市。如鲁国、鲁中等。狄博通:户部郎中光济之孙,李白的好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江东:长江流至芜湖,呈南北走向,江以东为辽东,即今安徽、江苏南部和浙...

营州歌鉴赏

营州歌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